2020年是不按常理出牌的一年。新冠疫情在全球的蔓延、美國進一步出臺限制華為的舉措、將更多中國科技企業或機構列入禁令實體清單,以及從智能手機到汽車等市場需求的下滑,這些不可預測的情況在幾個月之內都發生了。當然,提振信心的5G、AI、物聯網、大數據等也在推動市場出現新的轉機。那么,國產芯片廠商又能獲得怎樣的發展呢?
半導體作為新一代高新技術,具有技術含量高,涉及產業鏈長,是科技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一部分。美國近期對華為加大限制,限制中國在科技賽道的加速度,讓我們不得不反思自主研發芯片的重要性。通過對當前半導體市場發展狀況分析,美國仍是半導體實力最強國,中國的追趕速度也領先各國,我們需要認識到差距并做好準備來應對半導體市場的風云變化。
“數據,是5G時代最為關鍵的資源,是數字經濟的‘新能源’。加快數字化智能化升級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迫切需要。”
全國政協委員專訪時表示,疫情期間,大數據技術積極服務于疫情防控、復工復產,在當前及在長期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過程中必將發揮重要作用。
“后疫情時代,5G、大數據相關的線上應用將迎來快速發展期,眾多應用將呈現百花齊放的景象。運用大數據技術,可以做到提前預警、實現動態監測、掐斷傳播路徑、助力科研攻關、積極調度保障、護航復工復產、洞察民情民意、迭代監控體系等,極大提升治理水平,確保經濟社會穩定。
國內電源管理芯片長期以來由進口主導,從市場占有率來看,德州儀器占據超四分之一的市場份額,約為21%,高通占15%、亞德諾(ADI)占13%、美信(Maxim)占12%、英飛凌占10%,其他廠商分占29%。